血魔塔的核心布阵策略在于合理分配近战与远程武将的位置。近战位主要用于阻挡敌军前进,推荐选择具备高生存能力或控制技能的武将,如护卫、先锋类角色。远程位则负责输出和治疗,应优先放置群攻型谋士和辅助武将。初始阶段仅有6个可部署位置(4近战2远程),随着波次增加会逐步解锁至12个位置,因此前期需确保近战位有足够坦度,避免过早崩溃。
近战位适合放置先锋、护卫、统领等职业,他们能有效阻挡敌人并承受双重攻击(近战+远程)。远程位应部署谋士、辅助和远程刺客,其中辅助武将的治疗与增益技能对维持战线至关重要。需注意部分近战谋士(如张角)也具备群体伤害能力,可灵活安排在近战位补充输出。职业间的协同效应比单一武将强度更重要,例如控制型武将配合高爆发角色能快速清场。
战斗过程中需动态调整站位以应对不同波次的敌人。每波进攻间隙可重新部署武将,应优先修复残血单位的站位,将其调至后排或替换为满血武将。面对飞行单位时,必须确保远程输出火力覆盖全图,避免漏怪导致防线瓦解。特殊敌人如攻城车需用高单体伤害武将针对,而召唤流武将能分担前线压力,但要注意其生存能力。
资源分配与技能联动是后期通关的关键。将主力输出武将的装备和技能点数优先强化,尤其是范围伤害技能。辅助武将的技能应侧重治疗和减伤,而非输出。怒气管理尤为重要,保留关键技能(如全屏控场或爆发)用于高危波次。若多次挑战同一波次失败,可尝试更换武将类型组合,例如增加控制比例或替换单体输出为群攻角色。
最后需注意每周挑战次数的限制与阵容继承机制。血魔塔的武将状态(血量、怒气)会延续至下一场战斗,因此尽量避免残血单位进入新波次。每周两次的挑战机会要求玩家提前规划阵容,建议首次挑战以试探敌人配置为主,第二次再针对性优化布阵。若中途退出,15波前的战斗不会消耗次数,但已阵亡武将无法复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