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色强度主要取决于技能机制、泛用性以及团队适配性。目前综合表现最为突出的角色包括芭莉(土花)、玛丽娜(船长)、卡麦尔等,这些角色在不同模式中均展现出极高的实战价值。土花凭借超远距离穿透攻击成为PVP和PVE的双料强者,船长的防御与血量成长使其稳居坦克位顶点,而卡麦尔的全队吸血能力则重新定义了辅助角色的战略意义。
从输出能力来看,芭莉的普通攻击可跨越屏幕并穿透墙壁,其专武技能附带重伤效果,对非BOSS单位具有极强的压制力。玛丽娜的专武技能召唤炮阵攻击,兼具高伤害与异常状态积累,在抗伤的同时能有效补充团队输出。卡麦尔的治疗机制独特,每四次攻击触发的光波可为全队回复生命值,且治疗效果与自身攻击力挂钩,这种攻辅一体的特性使其成为副本与竞技场的核心角色。
辅助角色的强度评判标准更注重功能全面性。卡麦尔的全队吸血增益大幅提升队伍续航能力,尤其在持久战中优势明显。相比之下,传统治疗角色如土奶青叶虽回复稳定,但缺乏群体增益效果。九尾狐佳岚作为水属性射手,其双武器切换机制兼顾输出与治疗翻倍效果,但防御成长较低限制了生存能力。武器搭配方面,天使之音与亚马洛克两把法杖能显著强化卡麦尔的治疗效率,前者提供生命加成与冷却缩减,后者则增强暴击率与技能伤害。
PVP环境中,远程高爆发角色占据主导地位。土花的鲜花炸弹可自动索敌并造成范围伤害,配合穿墙特性形成压制;暗炮阿拉贝尔的爆发伤害接近土花,但射程略逊。近战角色如尤金需依赖操作技巧,其专武赋予的远程转化能力虽提升适应性,但整体表现仍逊于一线远程输出。坦克位的选择上,玛丽娜的嘲讽组合技与防御强化被动使其成为最优解,而土盾克雷格作为下位替代,仅适合资源有限的玩家。
角色培养优先级需结合玩家目标调整。追求全模式通用的玩家应优先获取土花、船长与卡麦尔,三者构成攻防辅黄金三角。专武对角色强度影响显著,例如土花的鲜花炸弹需专属武器解锁完整机制,卡麦尔的天使之音能缩短治疗间隔。资源分配方面,建议将80%的觉醒石投入主C角色,剩余资源用于解锁辅助角色的链式技能。部分低星角色如土奶与皇女在特定场合表现优异,可作为过渡期选择。
当前版本的环境更青睐多功能与高泛用性角色。输出位的远程穿透、坦克位的群体保护、辅助位的续航强化是衡量强度的核心维度。玩家需根据现有阵容查漏补缺,避免盲目追求单一强势角色导致队伍失衡。